的所有事情。一個迭代的執(zhí)行周期必須是固定的,可以是兩周、三周或者其他約定的周期,可根據自己的節(jié)奏或者業(yè)務的需要來確定迭代周期。只要約定的時間盒(周期)一到,不論之前計劃要做的事情有沒有做完,都必須要立即結束。保持對時間盒的尊重和關注,并力求在每個時間盒之內都能夠產出交付物,通過在迭代周期之內的每日反饋,確保迭代過程向好的趨勢發(fā)展,逐步建立起一種特定的迭代節(jié)奏,進而實現有節(jié)奏的價值交付。
• 迭代交付的典型事例分析
新冠疫情戰(zhàn)役項目,也是以迭代的方式來執(zhí)行的,有這樣三個事例:
①鐘南山院士指出:10到14天,是一個很好的隔離觀察期,潛伏期過去了,發(fā)病的及時治療,沒發(fā)病也就沒病。
②北京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《關于進一步明確疫情防控期間返京人員有關要求的通告》中指出:“從即日起,所有返京人員到京后,均應居家或集中觀察14天。拒絕接受居家觀察、集中觀察等防控措施的,依法追究責任?;鼐┣?,須提前向在京所在單位及居住的社區(qū)(村)報告。”
③在國家衛(wèi)健委公布的《新冠病毒診療方案第七版》中的第10條指出:“鑒于有少數出院患者出現核酸檢測復檢陽性的問題,為加強對出院患者的健康管理和隔離,應繼續(xù)進行14天的隔離管理和健康狀況監(jiān)測。同時要求佩戴口罩,有條件的居住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,減少與家人的近距離密切接觸,分餐飲食,做好手衛(wèi)生,避免外出活動。”
在以上①②③三個事例中,都提到了一個共同的周期時間14天,這里的14天,就如同是一個固定的時間盒,時間盒的長度(14天)保持不變??梢岳斫鉃槭墙o新冠疫情戰(zhàn)役項目劃分成了若干個迭代,每個迭代的迭代周期是14天,每當經過一個迭代(14天),并交付相應的迭代成果,譬如,新冠治愈患者度過了14天之后的身體狀況、外地返京人員被隔離觀察14天之后的身體狀態(tài)等,都相當于一個迭代結束之后的交付結果。采用這樣的迭代(交付)模式,就如同是在嘗試將復雜的項目局面,合理地劃分若干個可以在不同迭代(階段)交付的小目標,通過小目標的不斷累積交付,從而促進項目總體目標的交付。
08.透明性
• 了解透明性
VUCA(烏卡)時代的項目,充滿了Ambiguity(模糊性),這就驅使我們要擁有開放的心態(tài),敏銳發(fā)現可能的機會并快速試驗、求證。在敏捷項目管理中,Transparency(透明性)是有效應對Ambiguity(模糊性)的良策。世界著名質量管理大師愛德華茲•戴明曾說:“如果你不能以一個清晰的過程來展示你所做的工作,你就不會真正了解自己在做什么。”在敏捷項目管理中,強調團隊協作的信息透明、信息對稱和過程可視化。這里提到的透明性,不是去評價項目信息或結論的好與壞,而是同步、公開項目當前現狀的真實情況。正是基于項目信息的清晰、透明和對稱展示,讓項目中的各種瓶頸和問題能夠及時暴露,進而推動團隊高效協作,更好更快地交付價值。在項目運作中,保持項目信息的透明性、對稱性和過程可視化,不僅可以解決人腦工作存儲有限的問題,還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獲取真實信息,有助于信息共享協作。
• 透明性的典型事例分析
在新冠疫情戰(zhàn)役項目中,提高信息的透明度,做到信息的有效透明,是抗擊新冠病毒最好的辦法,也是新冠疫情在當前最好的疫苗。從2019年12月31日國家衛(wèi)健委專家組抵達武漢,并宣布“未見明顯人傳人”,到2020年1月14日武漢衛(wèi)健委宣布“尚未發(fā)現明確人傳人,不排除有限人傳人”,再到1月20日鐘南山院士通過央視確認新冠病毒“人傳人”,最后到武漢政府宣布于1月23日上午10點起封城,在這20多天的時間里,如果當時官方能夠盡早地做到疫情信息的透明性,后續(xù)的補救工作可能就不像現在這么大。
舉例來說,在疫情早期,想要精準判斷新冠病毒是否“人傳人”可能是有些困難,但著名的《柳葉刀》雜志在其2019年12月1日的一篇論文中宣布:“武漢首例新冠病例當日發(fā)病”,患者無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,從這個時間點開始算到1月23日10點武漢封城,在此期間內發(fā)生在武漢的新冠病毒確診病例數、疑似病例數、治愈病例數等,這些數據是客觀的事實。如果當時能夠將這些事實數據做到透明化,引起國家高層更多地關注,不僅會調撥更多的醫(yī)